发布时间:2020-11-28 19:52:39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何大鹏 刘旭 杨东升
近日,平昌县鹿鸣小学残疾学生小琨(化名)接过家访老师带来的《大百科》绘本,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万名教师访万家”是平昌县近年来开展的教育扶贫活动之一,旨在让贫困学生不仅能够上得起学,还能上好学。
扶贫必扶智。今年以来,平昌县靶心不移、劲头不松、精力不减,围绕“教育有保障”目标,针对问题补短板,持续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以“五个聚焦”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圆满收官。
聚焦“人人受教育”
控辍保学全面清零
“她这么小,怎么还没读书?”“不让娃娃上学,是一种违法行为。”……近段时间,平昌县宝坪小学教师李玲一连好几天奔波于学校和沙坝村之间,“软硬兼施”反复做学生童罗(化名)爷爷的工作。
童罗是龙岗镇沙坝村一个普通农家的孩子,父母离异,留下7岁的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直没有上学。李玲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把童罗接回学校,上学放学带着她,成了“一家人”。
据悉,平昌县适龄少年儿童有10万余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近1.4万人。为保障所有适龄儿童“零辍学”、上好学,平昌大力实施“补短点睛”行动,再次组织全体教师、帮扶干部开展“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拉网排查,掌握学生入学和在校状态。通过“组建专班查、双向比对查、关注重点查、监测异动查”,依法控辍、管理控辍、联动控辍。对劝返学生“一人一策”,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短期培训、学业水平测试和中职学校就读等方式完成学业。
“帮助一名失学儿童复学虽然只是教育扶贫的一个‘小数点’,却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一环。”平昌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个个得成长”
政策落实全面到位
父母残疾、弟弟智障、家境贫困……平昌县泥龙镇小山村14岁的少女小蒙(化名)萌发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平昌县教科体局帮扶干部马晓云得知情况后,立即为她申请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并购置了学习工具。在马晓云的帮助下,小蒙安心读书,成绩名列前茅,还在全县组织的比赛活动中获奖。
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是关键。为落实好教育惠民政策,平昌县始终坚持把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作为根本任务,规范使用教育扶贫救助基金,高效运行扶贫信息云平台,依托“免、补、助、奖、贷”五种载体,刚性落实从学前教育到大学的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学前教育有补助、义务教育不花钱、中职教育没负担、普通高中不发愁、考上大学不担心”。
据悉,近年来,该县资助贫困学生152.35万人次101489.18万元,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首贷人数及贷款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县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
聚焦“校校有提升”
办学条件全面达标
“教育扶贫,最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平昌教科体局负责人介绍,聚焦优质均衡,平昌县多措并举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全县校园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近年来,平昌县投入资金19.43亿元,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维修等工程,完成“十个一标准村小”和“乡乡标准中心校”建设,新增校舍39.8万平方米,增加学位2万余个,校园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实现“双翻番”,城乡、校际间差距有效缩小。在全省率先建成“三通两平台”,在全市率先建成“县域教育大数据平台”,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有效对接。
“几年前,我们操场坑坑洼洼,一下雨到处是积水。现在好了,操场都有塑胶跑道了,而且‘专递课堂’把城里的优质课堂也直播到了这里。”平昌县磴子小学红坪村王老师说。
聚焦“户户拔穷根”
精准帮扶全面过硬
近年来,平昌县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把精准帮扶作为头等大事,不因已脱贫摘帽而动摇、松劲。
聚焦“户户拔穷根”,精准帮扶全面过硬。平昌县创新“小组合作帮、带着家人帮、横向统筹帮”模式,构建“激励评比、联系非贫困户、常态督查”三大机制,持续开展“态度再端正、作风再深化、责任再压实、措施再精准、成效再提升”五大行动,打通精准帮扶“最后一公里”,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脱贫致富想点子、谋法子,激发内生动力,激励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重在可持续。在平昌教科体局负责人看来,脱贫后必须扶上马再送一程。“我们充分发挥村政学院作用,针对贫困户产业需求,提供技能支撑。大力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生产技能指导,促使其掌握脱贫致富本领技术。同时,依托‘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为贫困户提供技术供给、产业信息、供销对接等服务,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
聚焦“生生都出彩”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不搞包装,不搞形式,这样的赛课更真实,更能赛出老师的成绩,更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近日,平昌县响滩中学开展的“四不定”抽赛活动让参赛的老师感触颇深。
为了办好每所学校、育好每名学生,平昌县制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建设丘区教育强县目标,创新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督查抽查”“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抽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抽测”三抽活动和“四不定”抽赛活动,提高课堂质效,提升教学质量。
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必须要抓住教育这个支撑点。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平昌县创新开展科技教育,常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飞叠杯’挑战赛”等活动,大力实施“头雁引领、师能提升、培育时代新人”三大工程,学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教学更加多彩,学生更加出彩,扶贫成效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本网编辑: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