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2 22:52:41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
1月11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会议听取了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
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未来五年,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和深入推进法治四川建设的重点工作又有哪些?
四川法治报记者梳理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法治元素”,
采访了数位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
听他们共话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
↓↓↓
平安四川建设
过去五年,平安四川建设成效明显
报告点击: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更加牢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等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对平安四川建设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扎实开展禁毒防艾专项行动,重点地区毒品问题根本好转。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开展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社工站点实现县乡全覆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
代表委员声音:
省人大代表、凉山州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禁毒局)支队长(局长)周脉军,曾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他对报告中提及的平安四川建设成效感慨颇深:“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真切感受到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社会治安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5年前,凉山作为曾经的全国综合毒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已全域摘帽,禁毒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毒品形势呈现根本性好转。”
说到平安四川建设,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绅豪律师事务所主任武秀峰特别有感触。他说,过去几年,自己作为普通公民,和朋友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年关时节,身边没有发生盗窃、抢劫等案件。作为律师,他坦言代理的相关案件数量也明显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平安四川建设成效十分明显。”
“听取报告后,我认为我省公检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在平安四川建设方面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对于近十年来社会治安的变化,省政协委员、四川罡兴律师事务所主任任静深有体会,“现在,我们一般性治安案件和人身损害、财物损害方面的犯罪案件数量已经大幅下滑了。通过公安机关以及法检两家的不懈努力,可以说交出了一份高分平安答卷,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人大代表、泸州中院审管办主任罗婵告诉记者,报告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人民群众对平安四川建设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这实属不易。就推进平安四川建设,罗婵认为下一步还要继续严厉打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大法治宣传,增强群众的防护意识。
今年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
报告点击: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健全完善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
代表声音:
“报告描绘了未来五年我省的远景目标,既规划了蓝图,又明确了路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周脉军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贯彻好本次大会精神,确保公安工作、禁毒工作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全力以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织牢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络,推动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深入推进凉山禁毒防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拓展禁毒防艾攻坚成果,进一步创新完善禁毒防艾工作体系,防控化解涉毒涉艾风险隐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凉山、平安四川贡献力量。
报告点击: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基层力量、基础要素、基本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实施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升行动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创新“五社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
代表委员声音:
对于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武秀峰希望能更好地发挥网格员作用,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任静表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一方面要依法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护航民生发展也非常重要。因此,他本次所带来的提案围绕老百姓十分关心的“烂尾楼”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任静认为,推动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是平安四川建设的更高要求。
法治四川建设
过去五年,扎实推进法治四川建设
报告点击:
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9件,制定、修订和废止省政府规章39件。在全国率先开展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七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代表委员声音:
谈及过去五年我省立法工作成效,省人大代表、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何显兵表示,近年来,我省坚持以良法促善治,通过立、改、废等方式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法规规章体系,专门制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地方立法工作严格遵循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充分贯彻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原则。“感触较深的是我受聘担任四川省政协社法委立法咨询专家后,就收到了省政协社法委转来的省人大常委会就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的咨询函,足见立法过程的严肃性权威性民主性。”何显兵说,近年来,他曾以致公党中央法治委员会委员等身份,累计对我省10多部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50多条修改意见,并在2021年至2022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立法意见9件次,为立法工作建言献策。
“认真聆听报告后,我感到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改革创新等多个领域进展显著,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等方面呈现新亮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政府取得成效。”省政协委员、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富明说。
“报告‘法’味浓郁,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实干兴邦’的执行力。”罗婵表示。
报告点击:
深化拓展“法律七进”活动,全民法治素养不断增强。
代表委员声音:
“黄强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省人大代表、四川泽珲律师事务所主任杜伟表示,过去五年,法治贯穿在我省各方面工作当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报告中提到的深化拓展“法律七进”活动,全面法治素养不断增强,令杜伟感同身受。作为律师,杜伟深入参与到我省“法律七进”工作中,累计参与“法律七进”活动400余场,运用自己办理的案件、身边发生的案件、最新出现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民法典》《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带到群众身边,让法律走进群众心里。“在普法活动中,我也深切的感受到我省全面法治素养的不断增强。”杜伟说。
今年目标,深入推进法治四川建设
报告点击: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完善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法规制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代表委员声音:
何显兵认为,从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我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方法规规章体系。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写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重点工作,他建议今后我省在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育龄妇女生育、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通过立、改、废形成政府依法治理、推动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
报告点击: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开展普法守法示范市(县、区)创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供给,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
代表委员声音:
报告在2023年工作安排建议中明确,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全面法治观念;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对此,杜伟表示:“我将充分发挥省人大代表的作用,一是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二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继续做好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同时,我还将积极探索智能化、数字化、‘互联网+’的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务新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务,为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法治四川建设作出新努力。”
张富明表示,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政府依法行政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关键,全民知法懂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希望进一步注重公民普法质效,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制定更具体完备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考核制度,深入实施法治宣传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来源:四川法治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cdbfz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