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川东北法制网

  

首页 > 焦点资讯

让“实体兴市、产业强市”在南充枝繁叶茂

发布时间:2020-07-14 13:11:41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

——热烈祝贺南充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协六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汇集力量促发展,集思广益谋繁荣。备受全市人民期待和瞩目的南充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在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今年的市两会,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时间特殊,意义重大。大会审议通过的《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准确,提出任务明确具体,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当下的南充,正处于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的关键时期。大城崛起,基础在实体,支撑在产业。产业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推动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群众增收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地方财税收入的“主渠道”。正如中共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在南充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所强调:“实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如果没有南充实体产业经济的繁荣,那么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双城经济圈次极核的宏图伟业,就会因为缺少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而夭折,实体不兴则南充崛起无望。

    要实现“实体兴市、产业强市”,基础是营商环境的优化。当今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市场发展环境的竞争。营商环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重在提升政府效能。为此, 南充把 2019 年定位为“政府效能提升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其中,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就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改革和优化的关键点。围绕审批效能、服务效能、运行效能、执行效能和监管效能,南充刀刃向内,打出系列凌厉“组合拳”——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清理规范各类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为公共权力瘦身。经过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攻坚行动,我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少重点指标排在全省前列。有了政策,关键是落实到位而不是挂在墙上,长久坚持而不是一阵风。只有这样,南充才能不断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把更多的资金和投资商吸引到我市来。近年来,南充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创业福地、投资洼地效应凸显,外地的企业愿意来,本土各类市场主体也如雨后春笋。据悉,2019 年全年,南充全市新签约项目 211 个,协议投资总额1300.8 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市 GDP 比重达到 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60%。

    要实现“实体兴市、产业强市”,核心是项目建设。南充应围绕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链发展需要,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抓好要素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有意向的项目尽快签约,已经签约的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已经投产的项目尽快延伸产业链,促进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尽快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共同推动先进实体产业落户南充,不断增强各领域产业供给能力。南充要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优势,围绕实施“155”发展战略,创新合作机制,群,以实体产业经济推动南充大发展。例如,南充市营山县构建实体产业价值链。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部署,大力发展“5+5”现代产业集在加快推进营山县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同时,还不断为企业员工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营山县工业集中区已入驻工业企业 140 余户,今年以来,新招引工业企业 34 户,其中 20 户已投产;园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四川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019 年 1 月,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要实现“实体兴市、产业强市”,强化政策配套,释放政策红利必不可少。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出台了支持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各项配套政策,指明了南充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战略目标,2019 年,南充坚定不移出台优惠政策,让实体产业“扛大旗”、“挑大梁”,大力实施“产业年”政策扶持行动,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集群壮大、园区提升、创新驱动、品牌培育、上市加速“五大计划”,全市“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蓬勃发展。例如,去年以来,南充加速培育壮大“五大千亿产业集群”,通过加快吉利二期、银翔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支持企业不断技改创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汽车汽配企业人才等,让全市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创下产值 670 亿元的佳绩。

    风好正扬帆,敢向潮头立。当前,“实体兴市、产业强市”的号角已吹响,全市上下应当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奏出激荡昂扬的“实体兴市、产业强市”的最强音。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做强产业支撑,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南充力量!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cdbfzxw@126.com     电话:19388753450
主办:四川法宜文化传媒中心     网站可信认证专业委员会证书编号:944170315027468849155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016897号
Copyright© 2020 川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