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川东北法制网

  

首页 > 焦点资讯

知产保护为冬奥添彩

发布时间:2022-02-08 21:40:17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夕,很多自媒体人都收到了所在平台发送的冬奥会版权保护提醒:用户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奥运版权内容,如有违反,平台将对相关侵权内容进行屏蔽、下架处理,对违规账号采取相应处罚措施。这是冬奥会筹办举办期间,社会各方推进涉奥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缩影。

  奥运会是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保护好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也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一环。从以往的经验看,每逢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也是很多商家进行推广营销的难得良机。如何把握推广分寸,不触碰法律红线;如何拿捏营销尺度,不逾越法律底线,不仅考验着商家的法治素养,也检验着监管部门、平台等各方的治理智慧。

  为切实保护涉冬奥知识产权,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就做了大量法治保障工作。从修订《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将保护对象涵盖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奥运会涉及的所有奥林匹克标志,到联合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构建立体化保护格局;从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树立保护涉冬奥知识产权的意识,到全面细致排查,及时制止一些蹭冬奥热度、搭冬奥便车的隐性营销行为;从各大互联网平台建立处理涉冬奥侵权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到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严惩各类侵权违法行为,都体现了我国依法保护涉奥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对涉奥知识产权予以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不仅为冬奥盛会的举办营造了良好氛围,也切实增强了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自觉性。相信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举措,一定会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增色添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cdbfzxw@126.com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cdbfzxw@126.com     电话:19388753450
主办:四川法宜文化传媒中心     网站可信认证专业委员会证书编号:944170315027468849155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016897号
Copyright© 2020 川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