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川东北法制网
搜索全部
所有栏目
[!--class--]
焦点资讯
法治建设
普法宣传
社会与法
城市建设
魅力乡村
文教卫生
市场经济
要闻
财经
健康
民生
微视频
曝光台
地方
频道
南充
达州
广安
广元
巴中
首页
>
健康
“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助力因病致贫群众精准脱贫
发布时间:2021-03-12 20:15:59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
在人类历史上,贫困始终是一个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议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统筹动员和鼓励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在建党百年之际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样本和中国经验。2021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了新要求。
3月11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平安在沪共同发布《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报告回顾了我国健康扶贫之路,对2018年-2020年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健康守护行动”在609个贫困村所做的逾10万份健康体检数据中18岁以上成人样本进行分析,系统报告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体质特征和疾病风险。
居民体质明显提高:
健康扶贫的路径,以政府保障为主,同时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制度化方式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方式,让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基本健康服务。如2019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卫生健康项目资金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资金达47亿元,较上年增长72%,其中倾斜支持15亿元,将贫困地区未达标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国家全民健康保障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2020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550元以上,较2012年增加了310元。中央财政下达医疗救助的补助资金达到275亿元,90%投向中西部地区。据最新统计,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个,乡镇卫生院3112个,诊所和医务室240993个,村卫生室616094个,医保救助减轻医疗负担近3300亿元,助力1000万户因病致贫群众精准脱贫。
近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乡村健康体检特别是大病重病尽早发现,对于打破“贫病相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具有积极的作用。报告书基于“平安健康守护行动”中平安健康(检测)中心的体检数据,科学分析了贫困地区居民的体质特征和疾病风险。
609个贫困村居民与全国居民低体重率比较。报告根据贫困地区常见疾病,选取13项主要体检指标,对来自609个贫困乡村的61911份18岁以上成人样本进行了科学分析、论证。
报告显示,“2018-2020年贫困村居民BMI指数平均值为23.51,标准差为3.65,BMI<18.5kg/m2的低体重率为6.1%,和全国居民营养调查基本持平。”这组健康体检数据意味着,贫困地区乡村人口的BMI指数在健康范围内,体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此外,贫困村居民平均身高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增长趋势,18-44岁年龄段男性平均身高比60岁以上男性高5.9 cm,女性高6.1 cm。
贫困村居民平均身高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增长趋势。报告指出,由于健康意识、生活习惯、地区病等因素叠加,贫困村居民还存在高血压、肝功能、肿瘤、贫血等较高的患病风险,血脂血糖等代谢类疾病急需加强健康管理,癌症高危人群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监测。
从“输血”到“造血”。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心头事,也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
报告回顾了我国健康扶贫之路,2015年,随着“健康扶贫工程”的提出,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健康扶贫政策。201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并启动大病专项救治试点。2017年,国家提出对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
此后,健康扶贫政策出现了精细化、可操作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向。2019年,国家在推进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加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力图通过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以有效减轻医疗成本。
对于精准脱贫,除了进行“输血”,更重要的是需要稳固的“造血”机制。十九大以来,政府积极动员和鼓励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康扶贫工程。其次,通过健康体检数据库的跟踪积累,对于准确把握贫困地区各类疾病的人口结构特征,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扶贫起到积极作用。
报告显示,平安健康守护行动为609个贫困村举办免费体检,援建升级乡村卫生所1210所,培训村医11175名。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旗下的移动检测车离开后,配备智能化检测设备的村医、村卫仍然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体检结果,科学分析居民健康状况,帮助贫困地区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管理。
科技赋能促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加强政策研究,完善制度体系,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城乡共同富裕。”上海社科院项目组表示,这也是在“十四五”期间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和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
报告显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中低收入群体“因病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疾病监测和早期干预的客观需求增长。报告建议,任何组织和机构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时,做好不同群体的分类分批服务。对已患重大疾病、慢性病和疑难疾病的贫困边缘人群进行重点监测,明确疾病KPI指标,针对农村地区高发疾病,不断积累、维护和开发数据,建立智能化动态监测系统。
农村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赋能。报告建议,向农村居民提供准确、快速、便捷的健康体检服务的同时,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村卫的治疗水平非常必要。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动员各方力量,逐步提高村卫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问诊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为农村居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异地就诊服务。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健康意识至关重要。报告建议,从健康中国战略“治未病”的理念出发,“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与生活方式,习得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与科学保健知识,实现医疗救治和健康预防并举的全民健康覆盖发展策略。项目组表示,预防为主的健康策略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覆盖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推荐新闻
南充龙门中学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心理委员见面会
南充龙门中学召开“优师帮培计划”跟岗教师座谈会
南充龙门中学召开2025年宣传工作会
南充龙门中学开展第47个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
南充市城北小学三八妇女节户外拓展活动
微视频
检察官“沙盘”培训
做游戏学反诈
江苏南通举行警用无人机练兵竞赛
冰上乐园护安全
热门资讯
1
南充市教体局赵爱华局长到白塔中学巡视教师资格考试工作
2
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大会——秋韵绘蓝图 开局谋新篇
3
助力学校发展!嘉陵区副区长李琴一行到龙岭小学调研指导工作
4
武胜强力打击整治 “黄赌”违法犯罪
5
团结奋进 勇担使命 幸福育人——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表扬活动
6
浓情润师心 砥砺新征程——蓬安县教科体局领导慰问蓬安二中教师代表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cdbfzxw@126.com 电话:19388753450
主办:四川法宜文化传媒中心 网站可信认证专业委员会证书编号:944170315027468849155 备案号许可证:
蜀ICP备20016897号
Copyright© 2020
川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返回顶部
13980684542
在线咨询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