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川东北法制网

  

首页 > 健康

提升监管工具效能 规范医保基金使用

发布时间:2021-04-28 11:22:35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

  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平安医保科技支持的“智慧科技助力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相关问题。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指出,中国医保付费经历了以医院为中心的数量付费阶段,正在进入以医生为中心的疾病诊断分组付费阶段,未来还将走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付费阶段。

  对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两种支付方式,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表示,它们都是以病例为基础的付费方式,各有特点。DRG支付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医院为获得合理的结余收益,会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不必要的服务;但DRG仍然和按项目付费一样鼓励医院收治更多的住院病例。DIP支付往往与区域总额支出上限制相结合,看起来分组更为精细,贴近临床实践,但要避免陷入分数不断贬值的困境。

  如何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杨燕绥认为,建立统一标准和建设智能审核系统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经形成了15套标准,首先明确医保支付基础——规范病案首页。从病案首页做起,规范医生行为和医院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医保基金的使用。其次是加强医疗服务协议管理,最后是行政监督。”她说。

  顾雪非认为,有必要进行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比如,当地医保部门既应该监督当地医保的基金使用,也可以监督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包括收治外埠患者的所有诊疗行为,也涉及到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多部门协作。”

  平安医保科技副总经理杨伟栋认为,监管与支付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在新支付模式下应对业务场景内涵进行扩充,过去住院病例强调的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三类监管场景,应在医保结算场景继续保留。此外,基金监管参与者既需要立足于当下数据条件,也要对未来数据宽度增加做好充分的准备,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监管工具效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cdbfzxw@126.com 

                                                                                                                  本网责编:韩辉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cdbfzxw@126.com     电话:19388753450
主办:四川法宜文化传媒中心     网站可信认证专业委员会证书编号:944170315027468849155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016897号
Copyright© 2020 川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