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9 15:36:08 来源:川东北法制网 浏览量: 编辑: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精准“减负提质”,确保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扶镇小学于12月6日召开了课后服务及双减工作推进会。
会议主要围绕“双减之下学校如何发挥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如何构建更生态、更高质量的育人新格局”这两个问题展开。
分管教学副校长周小晖指出:“双减”的背后是对教育提质增效的新要求,新形式呼吁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教师转型、家校共育。新挑战下蕴藏着新机遇,学校要做的是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一、多举措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双减”之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多扶镇小学应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本,形成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标准。既备老师指导,也备学生活动和课堂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景,营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合作、有体验、有质疑、有生成的真实课堂,搭建师与生、生于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校也应通过专题研讨课、年级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议课等形式,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筑牢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
二、多样化设计学科样板作业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这就对作业的内容、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还要做到作业量、质适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到所选作业题目具有代表性、发展性、基础性、层次性;作业的难易应适当,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真正做到让作业内容“减负”,让作业功能“提质”。通过作业改革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三、多效能升华课后服务体验
课后服务的开展不能沦为书面作业的延伸和看似热闹的假大空,而应成为优化教育发展大生态的有效举措。对此,学校借助“三提升”来确保课后服务的高质量与高能效,建设具有多重效能的课后服务新形态。
一是提升作业管理效能。各学科组应形成合力,进行作业统筹,落实每日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严控作业总量,实现从“内容”到“功能”、从“统一”到“分层”、从“学科”到“整合”的转变;
二是提升延时服务质量。普遍问题一起讲,个别问题单独讲,加强面批面改和辅导答疑,确保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
三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后服务应继续遵循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原则。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为主,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习惯和能力,正确处理好课堂与课后的关系,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此次会议,为进一步促进规范办学,落实“双减”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乘风再启航,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cdbfzxw@126.com